竹岐依山傍水,境内群山连绵,历史悠久。名闻遐迩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边山史前古人类文明遗址位于三一六国道二十公里处榕东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上。曾发掘出的历史文物堪比对岸的昙石山遗址出土之文物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竹岐历经三十几年的发展,交通已非常便捷,国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搭地铁距离福州市中心约二十三公里。现在正抓紧施工的旅游景点闽越水镇,不久就要正式开放。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各种寺庙教堂错落各处.位于源格村的一大片古木林,令人惊叹。山区的层层梯田毫不逊色于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典型的梯田风光。叶洋村的亚热带竹木混交林.遮天蔽日、古老的天杉树耸入云天……竹岐多山,而山,也正是竹岐的特色和财富。故此地适合登山,攀岩,露营,写生等活动。朋友,如果你在繁华的都市里呆久了,空闲时不妨来我们竹岐舒缓一下身心 ……
闽侯历史文化街区怎么样?
不得不说,闽侯历史文化街区生不逢时,“喜街”开张之时,突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喜庆为主的喜街开张活动只能黯然按下“暂停键”。
人算不如天算,闽侯昙石山历史文化街区满满的喜庆年,被疫情搅散,至今不能恢复正常。
按照福州对所辖地区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情况,2月29日,昙石山历史文化街区所在的闽侯县仍属于零星散发疫情区的中等风险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会受到必要的限制。
闽侯昙石山历史文化街区展现的喜娘文化要的就是人员聚集形成的欢庆、喜乐气氛,与当前疫情的防聚集、防扩散、防输入都是格格不入的。现在谈论闽侯历史文化街区真的不是时候。
不可否认,闽侯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起点高,有精致规划,依托福州市近郊结合部的优势,和闽侯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万事开头难,还有一句俗话叫“好事多磨”。经历过疫情,更需要“喜文化”来冲冲喜,待到疫情结束时,闽侯历史文化街区一定会迎来自己本来该有的“喜”的样子。
作为一个历史古镇,文化小镇,喜娘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地,闽侯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看点多多,值得期待。
虽然错过了一年一地的春节假期,但来日方长,值得游客打卡旅游的地方有: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的非遗文化馆:青红酒酿造、角梳技艺、喜娘习俗、线面技艺等等。
最国潮的民艺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非遗传习”,古法手工体验花草纸、蓝晒、花绣、扎染等等。
适合亲子游的有喜艺文聚落,带着情人欣赏原创音乐,带着孩子学习手工陶艺制作,定制个性化的陶艺纪念品。
不要忘记去看一看满是喜庆味的金鱼。据说一些珍贵的闽侯品种金鱼是曾经经过故宫的“网红”。
福州闽侯周边哪里比较好玩?
闽侯号称“八闽首邑”,旅游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我挑几个主要的给你介绍一下:
1、甘蔗镇:昙石山博物馆,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是福建最早人类的遗迹。
2、荆溪镇:三叠井,是在山涧中前行,看石头看水看瀑布。
3、荆溪镇:有龙台山庄等多个农庄的,不同季节可以让人采摘各类水果。还有马术、真人CS等。
4、南通镇:十八重溪,因18条支流而得名。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节河、成群的野生弥猴为该景区的三大特色。
5、南通镇:龙泉山庄水上乐园可以玩水,附近有兔耳山挺不错的。
6、南屿镇: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鼓山齐名,号称“左旗右鼓”,有野生猕猴出没,很亲近游客,可以喂东西给它们;山脚下有规模宏大的万佛寺,几年前迎新接过西安的佛舍利。
7、南屿镇:旗盘寨。有野外生存训练项目,有教练带着玩的,比较适合单位的集体出游。
8、白沙镇:白沙湾生态农庄有植物迷宫等20多个项目,福州军博园;还有就是3-5月可以在梧桐下村看油菜花。还有一些古民居也挺有韵味的。
9、大湖乡:雪峰寺,雪峰山与鼓山、旗山三山鼎峙,环抱福州,合称福州“三绝”,雪峰寺是福州五大禅林之一,在春天举办牡丹花节。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本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撤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028.com/post/449.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