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培养出“数学思维”?
你所说的“为什么会培养不出数学思维”这种现象其实在数学学习中广泛存在,也就是说,靠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数学思维的。
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时间学数学,但我们其实只是学会了计算,而不是数学。
数学是一种世界性的、科学的语言。数学这种科学的语言,精确且通用。即使语种不同,但早已统一为一个固定的样式,世界各地通用,有着跨文化的效应。你可以不懂语言,但你不得不懂数学。数学很重要,美国很多幼儿园很早开始推行STEM教育,M指的就是数学。然而,在国内一提起数学,咱们家长想到的就是应试教育中的数学题,其实不然。
数学应该成为年轻人的基础,就像运动、音乐和绘画一样。如果数学基础坚实,人类会坚实。”——马云
有数学思维的孩子和没数学思维的孩子,差别究竟在哪?举个例子
问题:小明有4颗糖果,小黄有12颗糖果,小黄给小明几颗糖果,他们的糖果数量相等?这个问题大多数孩子在讲过一遍后都会懂得。但是,请注意,有数学思维的学霸会在学习中抓住整个题目里的变量和不变量,再通过加减即可。
而没有数学思维的孩子则只看到了糖果和几个数。
于是,如果题目变一下,变成:
小明有4颗糖果,小黄有12颗糖果,小黄给小明几颗糖果,小明刚好比小黄多6个?
这时候学霸的思路是:总数不变——小黄减少的个数=小明多出来的个数。
而没有数学思维的孩子的脑回路是:小黄为什么每次都要给小红苹果?好难啊!
那什么是数学思维能力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能力并不一定仅适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数学思维能力运用的例子。比如之前我去快餐店点披萨,我要了一个12寸的披萨,服务员过来跟我说,12寸的披萨没有了。给我换两个6寸的行不行?乍一听,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你用数学知识算一下,就发现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圆的面积S=Πr²,6寸披萨的面积是9Π,12寸披萨的面积是36Π,12寸是6寸披萨面积的4倍,而不是两倍。我们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的建筑设计,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绘画的黄金分割点都离不开数学思维,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那数学思维能力是指那些能力呢?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判断、概括推理、逻辑思维、想象创造、注意记忆、空间方位能力等,数学思维能力是由这些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性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注重理解概念 打好基础。
你发现没有刚入学的学生,面对数数的时候都很熟练,但是对什么是数这个概念完全不清楚,所以,很多小学老师在教学过重中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时要下一番功夫。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含义,对含义的教学,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含义,才能让思维迈开步子。教学时,学生可以根据实情数数,由实物(如铅笔、小棒、图画),抽象到用数字或者算珠来代替数,最后空洞的概念抽象到具体的数。数的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开始,逐渐引导,让学生理解,数表示某一事物的多少。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实践 ,提高活跃思维。
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思维是和动作分不开的,是形象思维。通过实践证明,老师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形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牢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思维的活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现象,体验实操,才能够深刻的发展到抽象思维的理解,最后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各种感官来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学会思考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3、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加强语言训练, 促进思维发散。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应该要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通过语言的描述来检验学生想数学思维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要靠语言来检验,所以,我们老师或者家长要从一年级开始要重视训练学生说来促进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通过一问一答一摆的形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说。只有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把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构建打下牢固的基础。
总之,数学思维是可以培养的,但是任重道远。我们每个人要明白的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要积极调动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数学素质。
您觉得你在培养孩子数学思维上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或者遇到过什么困难呢?关注我,评论区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本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撤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028.com/post/3154.html
评论